產品圖  

26歲台灣人勇闖伊拉克 「賣水塔」賺進上億身價

2004年,一個26歲的台灣小夥子湛聿晃,轉了兩趟機到伊斯坦堡,叫了一輛計程車,花了12個小時穿越伊拉克邊界,來到重建中的伊拉克庫德族自治區首都艾爾比勒。

這裡,距離恐怖組織ISIS的據點摩蘇爾只有80公里,相當於台北到新竹。阿聯酋最大媒體《The National》稱它是「下一個杜拜」。13年前,這裡是海珊政權控制之地。海珊垮台後,庫德族人在美國的協助下成立了總統直選的民主自治區,今年很可能獨立建國。

湛聿晃是第一個將不鏽鋼水塔引進此地的人。當年,他兩手空空的來,如今,手握庫德族政府總額1.2億美元(約新台幣39億元)訂單,身價超過新台幣1億元。

不鏽鋼水塔,在台灣隨處可見。但是在艾爾比勒,一般居民使用鍍鋅水塔,重金屬含量高且極易鏽蝕,導致當地人腎臟普遍不佳,結石是國民病,洗腎者很多。

美伊戰爭期間,不鏽鋼是軍事禁運品。即便戰後解禁,當地仍相當罕見。少數從土耳其、中國進口,但多半做為餐具。在湛聿晃之前,從未有人想過製成水塔。

不挑台灣人多的地方做生意 
他15年跑逾20國,終選定戰亂地

湛聿晃1978年出生在高雄岡山,父母是軍公背景。大學畢業前,他一個人跑到馬來西亞的肉骨茶工廠實習。接下來每年,他都會挑選兩到三個國家,在不同的城市住上一個月。

2002年在越南,愛打網球的他發現當地球拍握把布,價格高,供應少,先以貿易確認有足夠市場需求,就在當地設廠生產,賺進第一桶金。他15年來跑過20幾個國家,足跡踏遍東協、南亞與東歐各國。

在當時,這些地方根本沒人想去,大家都往中國跑,但他對於台灣人多的地方毫無興趣,因為「跟自己人爭,沒有意思。」

2004年,他輾轉聽到庫德族政府來台採購一批機械設備與建材,需要有人去當地給予技術支援。當時伊拉克還是戰亂之地,無人敢前往,只有他眼睛發亮。 前6年,他以貿易為主,將台灣的機械、鋼材等進口到當地。2010年,他見基礎建設趨於完善,自己也累積足夠實力,於是與一位台灣朋友合夥,湊了新台幣6百萬元,開始在當地設廠、雇請員工,生產、製造水塔。

「Mr. Sam的產品對我們很重要,他讓庫德族居民有乾淨的飲用水可以喝,」當地前三大國營企業薩拉哈丁集團(Salahaddin Group)董事,同時也是庫德族政府五位建立者之一法罕賈拉說。在法罕賈拉主導下,該集團與湛聿晃合資成立公司。

2013年,他正準備擴大營運規模,沒想到隔年ISIS崛起,政府將預算8成撥做國防戰備,沒錢再添購水塔,交貨日無限延宕。政府訂單停擺,他只能轉攻零售市場,等於重新開始,年營收從4百萬減少到1百萬美元。

臉書朋友帶來鄰國訂單

危機背後往往是轉機。他的臉書朋友多達1700人,其中八成是中東民族,過去政府訂單滿手時他無心經營FB,轉攻零售市場後,每次出貨都要拍照打卡上傳。

因為產品亮麗,訊息就像病毒般傳播出去,伊拉克首都巴格達、南部大城巴斯拉,甚至鄰國約旦、安曼等地的經銷商都主動找上門。經過連兩年的營收腰斬,今年營收終於有所起色,今年前兩季的訂單,就做到去年一整年的業績。

對台灣人來說,赤手空拳到中東白手起家恐怕仍非易事,但他已經開出了一條路,證明當地並不如想像中的危險,並且,遍地商機。「其實,最大門檻,都在自己。只要願意跨出那一步,世界會完全不同,」湛聿晃說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關節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